2023年语言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及竞争态势分析
发布日期:2024-05-09 浏览次数:302
近年来,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移动互联等为代表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深刻影响着全球商业的发展。在如此数字化浪潮下,语言服务行业也迎来拐点,呈现出场景化、协同化、数智化的新趋势。
语言服务即采取不同的方式,为服务对象提供语言知识。例如:编纂字词典,帮助人们查检和解决字词疑难;制定语言文字规范和标准,供人们掌握和遵循;开展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语言研究,将语言规则按照机器识别处理的需要形式化,供编程者使用;把各种语言知识和语言材料数字化,建设语言资源数据库,以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种不同需求等。
如今,国家语言能力已经成为国家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发展国家语言能力,提高我国发展的软实力迫在眉睫。最新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包含语言服务业务的企业有423547家,以语言服务为主营业务的企业达9656家,企业全年总产值为554.48亿元,较2019年年均增长11.1%。客观地讲,由于国内的语言服务行业仍属于发展初期,虽然从事语言服务的企业数量众多,服务水平却参差不齐,规模小、语种不全、流程不规范等现象严重,且90%以上的翻译机构仍停留在手工作坊式的操作阶段,没有完整的翻译质量控制流程。也正因如此,我们在与国际同行的竞争中也往往处于劣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语言服务行业市值约达到475-484亿美元,2021年在516-529亿美元之间。其中,欧盟国家的语言服务业产值约占全球的49%,美国约占39%。根据中国译协2020年报告的统计数据,2020年我国8928家在营语言服务企业的产值约为61亿美元(366亿元人民币),约占全球语言服务市场总产值的12%。
后疫情时代,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创新,机器翻译在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具有机器翻译与人工智能业务的企业达252家。“机器翻译+译后编辑”的服务模式得到市场广泛认同。
作为经济与文化沟通的重要纽带,语言知识与能力拥有不可小觑的力量。“一带一路”的提出与推进促进了经济贸易的迅速发展,沿线涉及65个国家,涉及语言达50多种,覆盖44亿人口,占全球人口总数的63%。现阶段,“中华文化走出去”、“一带一路”等战略的辐射效应日渐增强,国内语言服务需求持续增加。
数据还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每年的翻译需求量为2500亿字,而目前我国翻译业务涉及语种中排名第一的仍是英语,其次是日语、德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俄语等,数据分析为语言服务行业前景提供依据的同时也指明了发展方向。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创新,机器翻译在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2021年具有机器翻译与人工智能业务的企业达252家之多,从地域分布来看,具有机器翻译与人工智能业务的企业在广东省的占比最高,达27.4%,“机器翻译+译后编辑”的服务模式得到市场普遍认同,通过调研,超九成企业表示,采用该模式能提高翻译效率、改善翻译质量和降低翻译成本。当然,翻译服务流程是否应将机器纳入取决于译稿的质量要求和用途,这就需要项目管理人员的专业分析和严格的生产流程把控。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语言服务行业的价值愈加突出。对于语言服务企业和从业人员而言,要想实现自身的长期健康发展,必须结合当前的发展需求,积极探索多元化、多渠道的服务模式,同时确保各项新型举措顺应这一行业今后的发展需要,为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协作提供专业的个性化服务,并对小语种翻译人才培养和就业给予更多的关注,鼓励高等人才开展自主学习,以满足我国语言服务行业的人才需求,更好地迎接新的挑战。
部分内容摘自:中国翻译协会、中研网
关于东方翻译院(简称东译)
东方翻译院成立于2006年,是致力于口译、笔译、同声传译、远程同传,会议直播,同传设备租赁、会议策划及高级翻译人才培养为一体的高科技翻译服务集体企业;“一带一路”中外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重点语言项目输出企业;中国翻译协会的会员单位和翻译服务诚信单位、中国编辑学会跨文化编委会常务理事单位;凭借先进的技术支持、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和优质高效的专业翻译服务,东译一直在中国保持领先的市场份额,是国内外客户高度认可的语言服务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