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学术出版顾问专家黄道京编审撰文: “世界最美的书”诞生记
发布日期:2022-05-05 浏览次数:785
——以《曹雪芹风筝艺术》为例
黄道京
在中国出版界和书籍装帧设计领域,都知道“中国最美的书”评选;而在国际出版界和世界书籍装帧设计领域,也都知道“世界最美的书”评选。那么,“中国最美的书”评选究竟是什么?“世界最美的书”评选又是怎样的?这两者的关系又是如何?下面,让笔者以2005年“中国最美的书” “ 2006 年世界最美的书”《曹雪芹风筝艺术》如何诞生并获奖的情形来说明这些。
一、“中国最美的书” 与“世界最美的书”
众所周知,书籍是人类记录历史、传播知识、传达讯息的重要载体。在现代无线电和数字技术产生之前,书籍可以说是人类知识传承和交流的唯一载体。这在中国和全世界都无例外。
中国的书籍出版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从竹简、木牍、绢帛再到纸张,以及印刷术的发明,使书籍在中国薪火相传,历久弥新,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最重要、最基础、最丰富的文明成果。
从古至今,中国书籍的装帧设计从简单(简编、线装)到丰富多样,与世界潮流接轨,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中国特色和民族风格。鉴于此,从2003年秋天起,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与德国艺术基金会合作,举办了每年一度的“中国最美的书”评选,旨在从书籍装帧设计的角度,以最专业、最权威的评审,向中国出版界和书籍设计领域,介绍一批有艺术价值和示范意义的作品,以促进中国书籍装帧设计的进步、发展和繁荣。同时,“中国最美的书”还在它与“世界最美的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把获得“中国最美的书”称号的作品推向“世界最美的书”评选,让中国书籍和设计家走向国际,走向世界。这也是“中国最美的书”评选最大的价值所在。
“中国最美的书”评选在每年的秋季(一般在国庆节后)开始进行,至当年11月底前后评出20至25本“中国最美的书”。“中国最美的书”评委会一般是由6至10位中外专家组成,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任主任,一位主管副局长任秘书长,评委中外国评委占一半或多,由德国、美国、日本、法国等出版大国的著名设计家担任,中国评委包括上海、北京、香港、台湾著名装帧设计师,如北京的吕敬人、上海的袁银昌等。以2005年“中国最美的书”评委会为例,评委会主任是时任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孙颙,秘书长是时任上海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祝君波;评委中有雷娜特·史特凡(德国)、杉浦康平(日本)、王行恭(中国台湾)、廖洁连(中国香港)、吕敬人(中国北京)、陶雪华(中国上海)、袁银昌(中国上海)。2005年当年,“中国最美的书”评委会评选出二十本“中国最美的书”,它们是:
锦绣文章——中国传统织绣纹样(上海书画出版社)
艺术大视野丛书·视学那城/一米的守望 (上海书画出版社)
上海FASHION(上海辞书出版社)
天虫(上海人民出版社)
寒夜(上海文艺出版社)
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五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天边的彩虹(大象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王受之讲述系列·产品的故事/建筑的故事(中国青年出版社)
曹雪芹风筝艺术(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杨家埠卷(中华书局)
东瀛美文之旅丛书(六册)(河北教育出版社)
徐悲鸿(江苏美术出版社)
吴为山雕塑·绘画(古吴轩出版社)
苏州水(古吴轩出版社)
重述神话系列·重量/珀涅罗记/神话简史(重庆出版社)
温州记忆(成都时代出版社)
回家(太白文艺出版社)
冯骥才分类文集(十六册)(中州古籍出版社)
无法尘封的历史(安徽教育出版社)
姹紫嫣红《牡丹亭》:四百年青春之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每年,中国各出版社向“中国最美的书”评委会推荐有上百种备选书籍,可见评委会工作量之大。
笔者于2014年曾亲临“中国最美的书”评选现场,切身感受了评选庄重、严谨的学术气氛。当时,我任总编辑的某出版集团,拟与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暨“中国最美的书”评委会合作,出版一部获得“世界最美的书”称号的中国图书作品全集。因此,我被邀请参观“中国最美的书”评选现场。
在当年“中国最美的书” 公布前一日,正是评委会终评的关键时刻,笔者在现场目睹了评委们评选“中国最美的书”的场面:一座不大的会议室,一张极大的桌台上,摆满了上百本推荐来的书籍。评委会围坐在桌前,逐一翻阅、审视甚至度量每一本书,还不时交流意见;最后,评委会关门会议,投票选出“中国最美的书”。整个评选过程,没有人情或关系,没有领导或上级打招呼,只有艺术标准和学术价值在起作用,只有评委的智慧和眼光在衡量。因此,“中国最美的书”评选是中国出版界和装帧设计领域的一项重要大奖,足以让业内人士和社会大众关注,更足以让中国的出版社和装帧设计家视为中国图书出版和书籍装帧设计的最高荣誉。
从2003年“中国最美的书”评选开始以来,至2020年,评委会共评选出200多种“中国最美的书”,并悉数推向“世界最美的书”评选,为中国书籍展现风采、亮相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实在功不可没!
“世界最美的书”评选是由德国政府支持,并由德国法兰克福与莱比锡书籍艺术基金会和德国莱比锡市政府共同主办的一项世界性图书文化活动。它的前身是德国于1914年开始举办的六年一度的“莱比锡国际书籍艺术展览会”。随后,德国于1929年开始举行一年一度的“50本最美的书”评奖活动,它在1933年由于法西斯的统治而中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当时的民主德国恢复了这项传统的图书评奖活动,并在莱比锡国际书籍艺术展览会上对各国参展的图书进行艺术评比,评出金、银、铜奖及国家大奖、荣誉奖等。1990年德国统一后,结合德国法兰克福国际书籍博览会的举办,这项活动发展为固定的一年一度的“世界最美的书”评选,并由德国政府支持资助。
“世界最美的书”评选具有权威性。在过去的历史中,恩斯特·L·豪斯韦尔德和格特·冯德利希作为德国书籍艺术基金会创始人和德国著名的书籍艺术家都曾主持并参与其中的工作。如今,“世界最美的书”评委会更具有国际性和广泛性,由来自世界各个主要出版大国如美国、法国、英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的著名书籍艺术家和艺术设计大师组成,堪称国际书籍艺术设计的“联合国”。评选具有相当高的学术性和文化价值,有严格的评选标准和原则、完备的评选程序与规则,评选结果及获奖作品堪称艺术杰作,对国际书籍艺术潮流有引导和示范作用。
“世界最美的书”的评选原则,体现了它的艺术权威性和学术严肃性。
评选原则包括:
①书籍设计的各部分,护封、封面、环衬、扉页、目录、版面、插图和字体等,达到美学上的和谐一致;设计形式与书籍内容统一;最高的艺术质量、最高的技术质量。
②书籍艺术设计必须能体现书籍的内容精神,符合出书目的,考虑不同读者
对象的要求以及有利于进行文化的发展;书籍设计必须经济、实用,具有最高的
技术和艺术水平;书籍的各个部分必须达到整体的和谐美观;鼓励对历史传统的
批判吸收(不是生搬硬套)以及探索新的表现形式(不是赶时髦);鼓励对廉价
的设计活泼美观的普及本的努力。
③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文字图像之间的和谐;书籍的物化之美,对质感与印
刷水平的高标准;原创性,鼓励想象力与个性;注重历史的积累,即体现文化传承。
具体评选标准则细化成100多项指标,对每一本参评图书进行细化、量化,根据“书籍装帧和书籍生产评审表”,将图书装帧设计(包括印制)具体分解,逐一评判,获奖图书即为量化指标最多且完全符合要求者。
每年“世界最美的书”获奖图书数量不固定,也无国别的限制。大体来说,
“世界最美的书” 分四个等级:金字符奖、金奖、银奖、铜奖、荣誉奖。一般为金字符奖和金奖各1个,银奖2个,铜奖3-5个,荣誉奖3-5个,最多总计14个奖项。获奖图书名单一般在每年2月初前后公布。
正由于“世界最美的书”评选的权威性、公正性、学术性,使这一奖项具有国际广泛性。目前,每年有包括世界主要出版大国美、法、英、德、俄、中、印、日的几十个国家参加“世界最美的书”评选。每年有数百上千种图书参加角逐,争评“世界最美的书”。可以说,“世界最美的书”在国际图书出版业和书籍艺术设计界有着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堪称图书出版的“奥斯卡奖”。
世界各国参加“世界最美的书”评选的程序是,先由各国组成该国“最美的书”评委会,评选出当年该国最美的书,然后将所有获奖图书报送“世界最美的书”评委会,参评“世界最美的书”。
以2006年为例,“世界最美的书”评选是从全球每年出版的约八十万种图书中选出来自世界34个国家的636种该国“最美的图书”作为初评入围书。经评委会评审,《曹雪芹风筝艺术》与另外13种来自其他国家的图书共同获得了2006年度“世界最美的书”称号。此前,《曹雪芹风筝艺术》一书已获得2005年“中国最美的书”称号。
“世界最美的书”获奖图书对国际出版业和书籍艺术界而言,有着艺术示范作用,被认为代表着世界图书出版和装帧艺术设计的最高水平。
中国参加“世界最美的书”评选是在2003年,是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余秉楠教授引进推荐给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并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于当年组织“中国最美的书”评选后,并报德国参加2004年“世界最美的书”评选。
2006年《曹雪芹风筝艺术》获得“世界最美的书”荣誉奖时,中国已参加三届“世界最美的书”评选。前二届分别获奖的图书是《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河北教育出版社)、《朱叶青杂说系列(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土地》(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获得“世界最美的书”称号的是《曹雪芹风筝艺术》(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现在据不完全的资料统计,从2004年中国参加“世界最美的书”评选以来,至2021年,“世界最美的书”评选活动每年举行,共评出金字符奖、金奖、银奖、铜奖及荣誉奖作品达240个。其中,欧洲国家的图书作品获奖最多,尤以荷兰、瑞士、德国、瑞典等国获奖较多,其他如法国、俄国、波兰、比利时、奥地利、罗马尼亚、捷克、爱沙尼亚、挪威、乌克兰、葡萄牙、丹麦等国均有获奖;亚洲国家中,有中国(含中国台湾)、日本、伊朗获奖,其中中国获奖最多;美洲各国中,只有美国和委内瑞拉二国曾获奖,澳洲和非洲无国家获奖。
从2004年中国首次参加“世界最美的书”评选至2021年,中国共有24本图书作品获得除金字符奖之外的金、银、铜及荣誉奖各类奖项。获奖名单如下:
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2004年金奖)河北教育出版社
土地(2005年荣誉奖) 湖南美术出版社
朱叶青杂说系列(2005年荣誉奖)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曹雪芹风筝艺术(2006年荣誉奖)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不裁(2007年铜奖)江苏文艺出版社
之后(2008年荣誉奖)天津杨柳青画社
中国记忆——五千年文明瑰宝(2009年荣誉奖)文物出版社
诗经(2010年荣誉奖)高等教育出版社
漫游:建筑体验与文学想象(2011年荣誉奖)中国青年出版社
剪纸的故事(2012年银奖)人民美术出版社
以有机为名(2012年银奖)中国台湾甲园城市出版社
文爱艺诗集(2012年荣誉奖)作家出版社
坐火车的抹香鲸(2013年银奖)中国台湾大块文化出版公司
刘小东在和田※新疆新观察(2014年铜奖)中信出版社
2010——2012中国最美的书(2014年荣誉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订单:方圆故事(2016年金奖)广西美术出版社
学而不厌(2016年铜奖)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虫子书(2017年银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冷水川墨刻(2017年荣誉奖)海豚出版社
园冶注释(2018年银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茶典(2018年荣誉奖)商务印书馆
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2019年荣誉奖)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观照——栖居的哲学(2020年铜奖)上海古籍出版社
说舞留痕:山东“非遗”舞蹈口述史(2021年银奖)高等教育出版社
纵观历年“世界最美的书”评选,笔者认为有以下几项规律(或称惯例):
一是获奖的图书作品多为图文并茂的,尤以摄影及绘画作品为主的图书为最,纯文字的图书获奖较少。
二是获奖作者多为专业的平面设计师,单纯的书籍装帧设计师较之为少。
三是对获奖作品的评选,不仅重视封面的审美,还重视版式、工艺等整体的装帧效果。
四是格外重视图书装帧形式的创新,无论工艺、材料还是开本、版式,无一例外以创新创优为美。
五是中国的获奖作品,多以线装古籍形式见长并获奖最多(除2015年外,每年均有中国作品获奖)。
对于“世界最美的书”评选,曾担任十二年之久的“世界最美的书”评委会主席、德国著名书籍设计家乌塔•施耐德女士曾这样表述:“书籍设计不只图封面好看,而是整体概念的完整;一本好书不仅在于设计的新颖,更在于书的内容编排与整体关系的贴切,并十分清晰地读到内容;好的设计,从功能的翻阅感受到内容诗意的表达,均有完整的思考。”这一论述,可以说是“世界最美的书”评选的最基本、最普遍的原则和要求。
二、作为“中国最美的书”和“世界最美的书”的《曹雪芹风筝艺术》
中国文学巨匠曹雪芹及其《红楼梦》,早已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但很少有人知道,曹雪芹还写过一部名为《南鹞北鸢考工志》的书。在这部书中,曹雪芹将以往流传和自己创制的风筝绘成图谱,并编成通俗易懂的工艺歌诀,讲解“扎、糊、绘、放”四艺及风筝的制作方法,这样就使原来接触、学习、研究过它们的风筝艺人继承下来,从而形成了“曹氏风筝”这一流派。于2004年初由
孔祥泽口述、黄道京执笔写作、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曹雪芹风筝艺术》一书,就第一次向世人介绍了作为民间艺术家的曹雪芹和“曹氏风筝”艺术。
作为《曹雪芹风筝艺术》的策划者、执笔作者和责任编辑,笔者从头到尾、自始至终参与了这本书的编写、出版过程。记得当时讨论这一选题时,由于社里吃不准选题的价值,加之因为对于曹氏所撰《废艺斋集稿》(含《南鹞北鸢考工志》是否为确实,学术界尚有争论,故几次会议讨论研究。笔者当时表示,正由于这个选题有“曹雪芹”三字,本身就具有价值,应该整理出版。但当时由于曹氏风筝的供稿者孔氏祖孙三人无执笔写作能力,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执笔写作者,故笔者本人又自告奋勇,承担起整理口述稿、收集资料、执笔写作的任务。这就是《曹雪芹风筝艺术》一书突破常规,执笔写作者和责任编辑同为一人的缘故。
记得当年接受任务后,笔者历经一年多时间,一面组织孔氏子孙三人扎制风筝作品,一面安排摄影师拍照成图片。后来,在完成风筝作品实物和图照拍摄后,笔者又根据孔氏祖孙三人的口述,并力尽所能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用一个多月时间执笔完成了这部著作,终于完成了任务。
随后,这部书稿交给了设计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帧设计系的赵健教授。经他的精心设计和创造性的艺术发挥,终于设计成书,呈现给读者的是一种非凡的艺术成果,令人赏心悦目,最终成就了本书的最大价值——成为“中国”和“世界”最美的书。
需要说明的是,这部书中介绍了《南鹞北鸢考工志》的主要内容(包括曹雪芹自序、曹雪芹创作的风筝歌诀和绘制的风筝图谱),讲述了“曹氏风筝”的种类和特点,展示了千姿百态的“曹氏风筝”代表作品,表现了曹雪芹风筝艺术的迷人风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由于《南鹞北鸢考工志》原书已于1943年被日本人买走,至今下落不明,所以由当年参加摹抄原书的人中目前唯一健在的孔祥泽先生提供的原书史料及口述内容就珍贵异常。因此,《曹雪芹风筝艺术》书还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曹雪芹风筝艺术》一书除了本身的学术、艺术、历史、文化价值外,图书的整体书籍艺术设计是最引人注目和值得称道的。书籍设计理念的新颖、独特,装帧形式的古朴、典雅,以及书籍整体凝聚在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典艺术美,是获得“世界最美的书”称号的主要原因和决定性因素。
《曹雪芹风筝艺术》的书籍设计者赵健,当时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潢设计系教授(后为该系主任)、著名书籍装帧艺术家。他的许多书籍设计作品都曾在国内外获得大奖。《曹雪芹风筝艺术》一书更是他艺术设计的结晶,凝聚了他本人的创造性劳动和艺术智慧。《曹雪芹风筝艺术》书籍设计成功获奖,首先在于它的设计理念:一本书的形态设计是它的外在形式,这个外在形式必须与内容相一致。这本书的内容是讲我国的传统民间艺术——风筝。首先就要赋予这本书以生命力,让阅读这本书的读者有“放风筝”的感觉。在具体设计上,设计者选择了以线装书来体现历史感,字体是选用了人们最熟悉的中文楷体。“放风筝”的感觉主要是通过封面和书中那些代表风筝线的虚线来传达。这些虚线除了传达自由、放飞的感觉,作为版面语言还起到了穿针引线等实用作用。书中风筝图片清晰、精美,还起到了一部分陈列的作用。总之,全书立体、灵动,体现出文化内涵。
其次,《曹雪芹风筝艺术》能够获奖还在于它突出的特色:这本书在它的内容与形式上达到了统一:用线装书的传统中国印本书籍的形式来表达中国的民间艺术——风筝,体现出了中国人的气质。同时,设计者还运用了在传统的框架下融合现代视觉元素构成理念的这种表达方式,使得这本书的设计能够被更广泛的理解和欣赏。这也是这本书能被认可的一个重要方面。
《曹雪芹风筝艺术》获得“世界最美的书”称号具有特殊的意义。首先,它证明了中国书籍装帧艺术设计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其一流的出版水平堪与
其他国家最美的书一争高下。其次,它证明了国际图书界和装帧艺术界对于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与形式的图书的认可,对于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另外,它证明了我们的艺术家、作家、设计家具有非凡的创造能力,他们的作品能够成为流芳百世的艺术杰作,为祖国争得荣誉。
对照“世界最美的书”的评选标准,《曹雪芹风筝艺术》一书无不符合每一项条件。因此可以说,《曹雪芹风筝艺术》获得“世界最美的书”这一称号是当之无愧的。
《曹雪芹风筝艺术》一书,继2005年获得“中国最美的书”称号、2006年获得“世界最美的书”称号后,又于2007年荣获第五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取得了极大的荣誉和成功。
对于这本书,当年推荐它入选第五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的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先生在推荐书上说:“《曹雪芹风筝艺术》一书,以手抄本《南鹞北鸢考工志》为基础,整理史料,研究工艺,展示了曹雪芹风筝艺术。尽管对于《南鹞北鸢考工志》一书是否为曹雪芹所著,学术界尚有不同意见,但对于书中包涵的丰富的传统风筝艺术的价值是无可争议的。《曹雪芹风筝艺术》一书的出版,对于学术界全面、深入研究曹雪芹其人其作,仍有启发和借鉴作用。同时,《曹雪芹风筝艺术》一书的史料扎实、立论严谨,对曹雪芹佚著及其风筝艺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有相当学术文化价值。另外,该书设计古朴、装帧精美,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风韵……”
可以说,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是《曹雪芹风筝艺术》一书的成功之处和最大的艺术价值。
以上笔者以亲历者的身份,以《曹雪芹风筝艺术》为例,说明了“‘世界最美的书’是如何诞生的”这一主题。从选题的提出到策划的落实,从编著写作到装帧设计,再到印刷出版,直至成书;从入选“中国最美的书”再到入选“世界最美的书”,《曹雪芹风筝艺术》完整呈现了一本优秀图书——获奖图书——“中国最美的书”——“世界最美的书”诞生的全过程,可谓是一篇“世界最美的书诞生记”,足以作为一种成功的范例介绍给全社会和广大读者。
书籍是人类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点可称是全人类的共识。因此,“世界最美的书”会格外引起世人关注。本文仅从一个侧面、以一本书为例,简明扼要地说明了“世界最美的书是如何诞生的”,其目的在于使出版界的编辑家、设计家以此为参照系,更加勤奋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图书,成为“中国最美的书”和“世界最美的书”,为人类的文化繁荣和发展作出中国人的独特贡献。
(作者为资深出版人,曾任多家出版社和出版集团总编辑、副总编辑,是《曹雪芹风筝艺术》一书的策划者、责任编辑和执笔作者)